
随着城市选择“向上建”而非“向外扩展”以增加住房供应和密度,多伦多有望成为全球超高层塔楼开发的领导者。
超高层塔楼定义为高度超过300米、楼层超过100层、单位数量超过1000套。目前,多伦多正在开发的超高层塔楼共有九座,另有六座在提案阶段。
今年10月,垂直城市化委员会(Council on Vertical Urbanism)在多伦多举办了一场关于超高层塔楼的全球会议,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分享了他们对这一发展趋势的见解。
垂直城市化委员会加拿大办公室副主任艾萨克·沃克(Isaac Work)向《房地产杂志》表示,多伦多被选为会议举办地,是为了展示该市正在进行的塔楼开发项目。
市场力量的转变
沃克表示,由于土地价值上升,全球各大城市都在转向建设超高层塔楼。他指出,土地价值与开发商希望建造的建筑高度呈一对一的正相关。
“近年来移民涌入……继续向郊区扩张已不可持续,”他说,“加拿大城市对高密度建设的需求日益增加。”
然而,沃克指出,就超高层塔楼而言,多伦多仍落后于世界其他城市。美国的芝加哥和纽约在超高层塔楼建设方面已经有多年经验,更不用说迪拜或中国的超级城市,那里的塔楼高度可超过600米,是多伦多现有规划的两倍。
在加拿大禁止外国人购房之前,主要是投资者(包括部分海外投资者)购买多伦多的超高层公寓单位,他们被无遮挡景观吸引,因为景观有助于保持公寓价值。然而,自禁令实施后,超高层开发商更多地倾向于建设租赁型公寓,而非豪华单位,以吸引普通买家。
推动设计与技术的极限
超高层开发商、Arcadis全球建筑与城市规划总监曼苏尔·卡泽鲁尼(Mansoor Kazerouni)亲自参加了会议,他向《房地产杂志》表示,对会上展示的技术创新感到震撼。例如,开发商正在尝试在建筑中间开洞以让风通过,防止塔楼晃动;以及电梯技术的新进展,包括不仅能垂直运行,还能水平移动,从而服务邻近建筑。
“这非常开眼界,”他说,“技术实际上受到的限制只是我们的想象力。如果我们愿意开放思维,就会发现全新的开发形式,再次重新定义高层建筑的居住体验。”
Arcadis设计了位于多伦多Bloor西街19号的超高层塔楼,该塔楼拟建99层,高317米。
建造未来
卡泽鲁尼表示,超高层塔楼的建造比普通塔楼更复杂。例如,在密西沙加的M3大厦(高度267米,略低于超高层标准)安装“调谐质量阻尼器”时,需要约60辆卡车运送材料。他说,将700吨钢材运到塔楼顶端大约花费两个月,但这是安装防止塔楼晃动设备所必需的。
尽管如此,卡泽鲁尼坚持认为,建造超高层塔楼值得付出额外努力,因为它有助于城市为未来做好准备。
“不能只考虑城市的当前状况,你必须思考30年、50年后的城市需求。城市需要什么?这些需求将在哪里得到满足?因此必须确保我们以最大潜力开发这些地块。”
未来会不会出现像《杰森一家》中的飞行汽车,在超高层塔楼之间穿梭?卡泽鲁尼表示,这一切都不排除可能。
谁愿意住这么高?
然而,超高层塔楼并非适合所有人。房地产经纪公司Property.ca的肖恩·米勒(Sean Miller)表示,他的公司曾代理过One Bloor East公寓,该楼高257米,略低于超高层标准,但单位兴趣并不大。他指出,买家更倾向于小型精品楼,而不是居住在高空,过高的楼层容易产生恐高感。
米勒回忆说,有一次他在阴云密布的冬日参观One Bloor East的顶层公寓,当他向窗外望去时,发现自己竟然在云层之上。
“很多人就是不适应住得那么高,”他说,“那种感觉非常诡异。”